該院負責黎平縣永從鎮的走訪小組在這一天深入到傳洞村,在與駐村干部和村兩委對接后,組織召開群眾院壩會、座談會,征求群眾對政法工作和法院工作的意見建議,指導村兩委如何開展調解工作、化解矛盾糾紛、如何對調解協議申請司法確認,同時開展《安全生產法》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等法律知識宣傳。
在現場,法官解曉莉向群眾講解了民法典.婚姻家庭編的基本法律常識,見到法官講的法律頭頭是道,一位在場的婦女群眾便問了一個雖與法律無關,但事關民生的大問題。
“你們講的法律那么多,很好?烧洗簖g未婚男青年好多的,都討不到老婆,找不到媳婦,成了我們家長痛頭的一大問題,請問怎么辦?”
當前全國各地有很多農村都出現大齡未婚男青年,原因是多方面的,一是全國男女人口比例失調,女的1760多萬;二是農村青年讀書少,沒文化,出門打的都是苦工,賺錢不多,沒有積累;三是居住環境條件差,起新房壓力大,寨上的姑娘往外嫁,留不住人,嫁進來的也呆不了多久便跑了,人往高處走,都想住好地方;四是一些地方高價彩禮確實出不起;五是沒有穩定的工作場所,一年四處飄泊。”
面對這樣一個與法律無關的咨詢問題,法官解曉莉并沒有感到為難,而是結合近期全國兩會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也關注的這個問題,作了具體的解答。
而這樣的問題在如今并不是個例,那么下步該怎么辦?對此法官解曉莉給出了建議:“首先,青年人需要更加努力,提升自己,盡管打工,也要學出一門技術來,這樣才能更有優勢。其次,當地也要努力發展經濟,包括改變村里的水、電、路、房、訊,只有自己生活便利了,外村姑娘才愿意嫁過來。另外,村里還要發展產業,有了產業,一方面能留得住人,尤其是年輕人;另一方面,別人嫁過來,也能就近就業,這些都是吸引力。最后,城市農村都應該為青年抬建平臺,舉辦傳統的、現代的相親節日盛會,這樣才有助于青年男女更好地尋找自己的伴侶,才能獲得幸福。今后,我們還必須讓孩子多讀書,有文化才有頭腦,要勤勞致富、創業發財、要改變環境,娶妻生子也就相對容易一些。”
在場的群眾對她的回答十分滿意。
法官不僅要懂得法律知識,還要懂得更多的社會知識,也只有關注民生問題,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,這樣的走訪形式,這樣的普法宣傳活動,才是群眾樂意接受、愿意聽的,也才是有效果的。什么是群眾呼聲,這就是群眾呼聲,這就是法律的溫度。(黃家權)
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黔東南信息港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黔東南信息港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黔東南信息港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